位置:励普教育 > ://m../职业资讯 > 热射病是什么 预防热射病8项措施  正文

热射病是什么 预防热射病8项措施

2023-07-26 10:28:47来源:励普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  热射病通俗一点讲就是中暑,在夏季高温炎热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,比如因为身体缺水或是在高温下暴晒很久,那应该怎么预防呢?

  热射病是什么

  热射病(中暑)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,体内热量过度积蓄,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。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,是一种致命性疾病,病死率高。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。

  遇到高温天气,一旦出现大汗淋漓、神志恍惚时,要注意降温。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,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,冷水反复擦拭皮肤,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,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,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,耽误治疗时间。

  病因

 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。在大气温度升高(>32℃)、湿度较大(>60%)和无风的环境中,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,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,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。易发因素包括:①环境温度过高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。②人体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、发热、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。③散热障碍如湿度较大、过度肥胖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。④汗腺功能障碍见于系统硬化病、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。

  预防热射病8项措施

  一是做好热习服

  热习服是通过反复热刺激,使人体出现生理、心理、行为、形态方面的适应性反应,从而提高机体对热的耐受能力,即主动热适应。官兵进行热习服训练时,要在热适应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,如先适应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,再适应热环境下的高强度训练。这个适应过程一般需要10~14天。这里为战友们介绍1个判断训练强度的标准:运动时心率小于120次/分为低强度,心率在120~150次/分为中等强度,心率大于150次/分为大强度,心率超过180次/分为极限强度。一般身体出大汗时,表明达到了中等训练强度。年轻人安全心率和最高心率的算法分别是(220-年龄)×70%、(220-年龄)×(80%~85%)。如20岁的战士,运动中安全心率为140次/分,最高心率为160~170次/分。如果训练中心率大于150次/分,且持续不降,或体温大于38.5摄氏度时,应终止训练,立即进行降温处理。

  热习服达标后,发生中暑的几率会变小,即使发生也不会很严重。不少单位建立了热耐力检测室,可以用来评估热习服效果。具体方法是在温度40摄氏度、相对湿度40%的封闭空间中,以5公里/小时的速度,在坡度为2%的跑步机上行走2小时。如果第一小时与第二小时的机体核心体温差值小于0.25摄氏度,或核心体温小于38.2摄氏度、心率小于120次/分,可评定为热耐受良好、热习服达标。在没有热耐力检测室的情况下,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判断热习服是否达标。经过10~14天的热习服训练后,在相近的温湿度环境下进行相同强度的训练,如果自觉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、心率无明显增快、体温上升幅度不高、出汗量增加,说明热习服达标。

  二是不提倡带病参训

  生病时身体抵抗力下降,在炎热天气下训练容易发生中暑。若官兵训练前出现身体不适,如感冒、发烧、腹泻,军医应及时评估其健康状态,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能否参加训练。训练前身体不舒服、服用过某些药物(如退烧药、抗生素等)、超重或肥胖、缺乏锻炼、有热相关性疾病的病史(中暑或热射病)等,都是可能引发热射病的危险因素。

  三是重视训练间隙的降温

  训练前和训练间隙可通过冷水喷雾、戴冰帽和冷颈圈、用湿毛巾和冰袋冰敷、将前臂和手浸泡在冷水中、饮用含盐的冰液体等方式降温。在烈日下训练时不要摘帽子。

  四是补水补盐

  口渴想喝水时,说明体内缺水量已达到体重的2%左右。如果缺水量超过体重的2%,极易发生中暑甚至热射病。官兵在炎热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时,要及时补水补盐。建议每小时补充含盐饮品0.5~1升,每天补水6~8升。可以通过尿量及尿的颜色判断补水是否足够。若尿量少或颜色深,说明喝水不够。这里为战友们介绍一些补盐饮品:“榨菜+矿泉水”组合、“电解质泡腾片+矿泉水”组合、口服补液盐及其他含钠盐饮料。

  五是备齐防暑监测“三宝”

  防暑监测“三宝”分别为温湿度计、耳温监测仪、指脉氧检测仪,可以用来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、机体核心温度及生命体征。此外,要备好防暑药品,如藿香正气滴丸、十滴水、人丹、风油精等。

  六是准备降温设备

  建议官兵在训练前准备好热射病救援浴盆担架组合、贮水槽、医用冰帽、冰颈圈、冰毯、折叠水桶、冰袋等降温设备,用来进行紧急降温。

  七是保证充足睡眠

 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放松,有助于恢复体力。战友们在野外环境训练时,可以通过佩戴眼罩等方式改善睡眠环境,从而保证睡眠质量。必要时可在军医指导下服用助眠药物。

  八是关注重点人群

重点人群主要包括新兵、长期不锻炼人员、长期不在热环境下训练人员、未进行热习服训练人员、脱离热环境2周再次训练人员。这些人群的热耐受能力较差,一定要先进行热习服训练,并由卫生人员评估热习服效果及热耐力情况。

同类文章